新闻动态

光伏行业最悲催的环节:组件商——降价亏 涨价也亏

发布时间:2020-11-02

昨天小麦的文章《缺货,涨价!光伏组件有钱都买不到》,引起了很多讨论,特别是引发了组件商的共鸣。感受到最接近终端的制造环节——组件商,有多么的不容易,两头受气,还无处发声。

(来源:小麦爱光伏 作者:小麦)

2020年对组件商来说,确实不怎么友好,不管行情好坏,到了组件商的环节都是两头不讨好,还可能亏本,实属赚最少的钱,抗最大的压力。

降价亏,涨价也亏

市场常有涨跌,总有赚钱也有亏钱的时候,然而今年这对组件商并不管用,无论是组件涨价还是跌价,赚的都不是组件商,还面临着囤货、交付难等风险,不小心还给做亏本了。

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,海外出口受阻,大批的光伏组件货物承压,光伏组件价格年初经历大跌趋势。由于货物出不去,仅能走国内市场,无奈压价快速出货国内市场,组件商今年第一次“割肉”。

第二三季度,国内国际市场相继复苏,淡季不淡。不过遭遇了硅料事故,7月份以来,光伏组件价格连续上涨,从年初的1.4元/瓦涨到了1.6元/瓦。那么组件商赚钱了吗?没有,从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到组件环节,上游赚的盆满钵满,更接近的终端的组件商快连汤都没喝上。被人卡脖子的组件商,只得发出声音,要加强布局垂直一体化产业链,增加议价话语权。

到了第四季度,缺货的原材料变成了玻璃,全球光伏市场相继复苏,第四季度预期国内外市场需求光伏组件36GW,万事俱备准备大干一场的组件商发现,玻璃短缺卡了喉咙。尽管自7月份以来,光伏玻璃已从24元/平米涨到了45元/平米,依然是一片难求。卑微的光伏组件商,甚至开出数亿现金来抢货玻璃,依然供货交付缺口巨大。

尽管年初时候央企集体招标的组件价格1.2-1.3元/瓦,最终重新议价提升到了1.6元/瓦左右,面对原材料紧缺,一天一个价,组件商着实冒着风险完成交付,赔钱赚吆喝。

一整年来的原材料紧缺导致被扼脖子的经历,让组件商明白一个道理,要提高产业垂直一体化水平,处在产业链末端的组件商,用尽全力往上游扩张,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。

吃过亏了,就不会再吃第二次。在光伏企业的扩产中,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。光伏产业链涉及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等众多环节,这还不包括相关辅材。原本在某一环节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正加速向其他环节渗透。组件环节搭配毛利较高的环节,则既可保证出货又有较大盈利空间。


关于我们
新闻动态
产品中心
技术服务